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軟科,作者:發現優質高等教育,原文標題:《就業率0%!“天坑”專業,淘汰》,題圖來自:AI生成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軟科,作者:發現優質高等教育,原文標題:《就業率0%!“天坑”專業,淘汰》,題圖來自:AI生成
屬地性歷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性之一,根據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名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版),我國2868所普通高校,部屬高校僅有118所,地方高校占比高達95.9%。當高教改革聚焦到專業設置層面,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一定是調整的重要方向。
當專業設置和區域發展錯位,人才培養就得打個“問號”——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是被需要的嗎?在全國各地,不乏一些“天坑”專業因辦學定位不清楚、不匹配,以致出現畢業去向落實率連年走低,甚至跌至0%的情況。無處訴苦的大學生,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圖源:陜西省普通高校2023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提到,將在全國范圍開展提升本科專業設置與區域發展匹配度工作。此前,黑龍江、浙江、河南、重慶、陜西5個省市已在指導下率先開展高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發展匹配度提升工作試點。
4月25日,2025年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地方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委員會工作會議在南京召開,會議圍繞《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行動方案(2025-2027年)》、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機制改革試點等工作交流研討。
怎樣通過專業設置優化幫助學生逃離“畢業即失業”的困境?專業設置怎樣才算是與區域發展“匹配”?從2024年度各地新增特設專業的情況和有關專業設置調整優化的改革方案中,我們可以一窺各地專業設置的方向和特點。
1232個特設專業,服務區域發展
特設專業,是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特殊需求所設置的專業,在專業代碼后加“T”表示。而這類專業的設置需求,又往往和地域掛鉤,畢竟最直接的人才培養需求方,正是高校所在地。
根據統計,2024年度全國共新增1232個特設專業點,從學科門類來看,主要分布在工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十大學科門類,其中工學類專業超半數,占比58.2%;從地域來看,山東新增125個特設專業點,為全國最多,其次是河南、江蘇、廣東等高教大省。
細看各地新增專業,各有不同。2024年度新增特設專業最多的山東,在設置方向上,推動高校主動服務山東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現代金融等“十強優勢產業”和11條標志性產業鏈,擴大理工農醫類專業招生規模。
以現代金融這一優勢產業為例,臨沂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東工商學院等高校布局數字經濟、金融科技、跨境電子商務等經濟學、管理學專業。今年第二年招收本科生的康復大學,本次新增神經科學、生物材料、智能醫學工程3個特設專業,致力于培養康復領域急需緊缺人才,亦與山東在醫養健康產業的布局契合。
新專業設置方面,作為航空大省的陜西,搶當低空經濟的“排頭兵”,西北工業大學瞄準低空經濟快速發展需要,新增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這也是教育部首次建立戰略急需專業超常設置機制下新開設的國家特設控制布點專業(專業代碼后以“TK”表示)。除了西工大,全國還有6所高校同批增設了該專業,分布在北京、江蘇、廣東等低空經濟領軍省市。
而在四川有力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進生物質能使用研究之際,四川大學今年在全國首次開設生物質技術與工程專業,使新專業培養的人才既能支撐制革、制漿造紙傳統產業可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又能適應新興生物質產業發展未來需求。
試點→全國覆蓋,勢在必行
2024年,教育部重點指導黑龍江、浙江、河南、重慶、陜西率先開展高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發展匹配度提升工作試點。5省市探索建立有效工作機制,圍繞區域千億、萬億級產業集群,打造172個跨校特色專業集群。下一步,將在全國范圍開展這項工作。
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適配”“契合”,一向是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的重要方向。此次“高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發展匹配度提升工作”,也并不是首次提出。
2024年7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發布的《關于開展2024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工作的通知》曾提到,要加強省級統籌指導。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結合本區域產業發展實際,引導高校設置符合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的專業。
同年9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針對高校動態調整學科專業,教育部副部長吳巖透露,將在提高三個適配度上下功夫,其中之一就是:提高高校特別是地方高校專業建設與區域發展的適配度。
今年1月,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會上提出,要把優化學科專業設置作為改革重點,……不斷提升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契合度。
精準匹配,三方共贏
專業設置和區域發展精準匹配,是為了實現地方、高校、人才三方共贏。據統計,2024年度共有658所高校新增特設專業,其中,北京交通大學新增11個,為全國最多,且均為國家戰略發展急需領域專業或交叉學科領域創新性專業。位于山東的臨沂大學和山東女子學院新增8個特設專業,新增數并列地方高校首位。
作為“山東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首批支持單位,臨沂大學緊密跟蹤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趨勢,形成了現代商貿物流、新一代信息技術等9個應用型專業群,包含59個專業,占在招專業總數的71.9%,2024年度新增的8個特設專業中也有7個是新興專業;學校與臨沂市聯合成立山東省首個碳中和學院,服務地方產業升級需求;近幾年畢業生留“臨”率超30%,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總體滿意度和工作勝任度均超過97%,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臨大貢獻”。
2012年在全校層面啟動本科專業評價工作,2019年一口氣關停33個適用性不高、辦學能力不強、招生就業不好的專業——作為江西唯一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南昌大學深知,地方高校資源有限,只有“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要打造“人才贛軍”,南昌大學始終沖在全省高校最前列。近年來,學校重構學科專業布局,建立學科動態調整機制,比如經濟管理學院如今只保留5個本科專業,個個都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學科資源得以更好匯集。
如何做到精準匹配?職業院校在專業設置與區域發展的匹配工作上已經先行一步,或許能為本科院校提供參考。在廣東揭陽,揭陽職業技術學院圍繞產業辦專業,重視專業設置與揭陽重點產業無縫對接。2022年度,學校的專業布局與揭陽市的重點產業需求完全吻合,實現了專業設置與揭陽市重點產業100%匹配。
圖源:揭陽職業技術學院《2022年專業設置與區域重點產業匹配度分析報告》
除了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關鍵是在地方和學校兩個層面下功夫。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黃輝指出,各地首先要梳理建立本區域的重點緊缺專業、改造升級專業、限制撤銷專業“三張清單”,以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倒逼專業升級改造、加快淘汰落后過剩專業;學校方面,則需結合自身定位、立足產業需求,以專業結構優化為核心,集中資源培育特色優勢專業,筑牢高質量發展的專業基礎。
“學科跟著產業走,專業圍著需求轉”,已成為一批高校專業調整的行動指南。不過,提升匹配度只是第一步,專業結構優化后,更關鍵的是專業內涵建設,新瓶裝舊酒讓“天坑”專業“套殼”招生只能是自欺欺人。
參考資料
[1]陜西省普通高校2023 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http://jyweb.sneducloud.com/upload/file/20240407/6384809904970312502642723.pdf
[2]如何推動高校本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教育部解讀→
https://mp.weixin.qq.com/s/ldGG7xyFj3yekOoBsKsvzQ
[3]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
http://www.moe.gov.cn/s78/A08/gjs_left/moe_1034/s3881/201305/t20130523_152287.html
[4]我校新增“神經科學”“生物材料”“智能醫學工程”三個本科專業
https://mp.weixin.qq.com/s/KaHsDG-LIWtZPoOnVoaB2Q
[5]國務院支持!全國僅6所高校,獲批!
https://mp.weixin.qq.com/s/mCcBhETIz_ytqeBh1C1Cfg
[6]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四川省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
https://www.sc.gov.cn/10462/zfwjts/2023/1/5/39c7928fe869401cb18df118f37abb8c.shtml
[7]川大兩個新專業獲批,今年啟動招生!
https://mp.weixin.qq.com/s/QdKDae9ptW3fwT_QHQ-aWg
[8]教育部:下一步將動態調整學科專業要求,三方面提高適配度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62353
[9]我國將深入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
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1/content_6999627.htm
[10]北京交大新增12個本科專業!
https://mp.weixin.qq.com/s/7YjhrjPFiokpc95emmKgsw
[11]臨沂大學:深化“三融育人”改革,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3/12/22/art_11972_10327269.html
[12]臨沂大學2023-2024 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
https://xxgk.ly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a2/00/d5b613e641838e0278ad0d0442d1/db3f07a1-b9d0-4474-8610-b097e65b5d03.pdf
[13]臨沂大學:學校新增10個本科專業
https://news.lyu.edu.cn/2025/0423/c8260a242155/page.htm
[14]臨沂大學:一體化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https://dp.yitsd.edu.cn/info/1035/1968.htm
[15]《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報道我校破界融合打造人才培養高地
https://news.ncu.edu.cn/ndyw/db771bf5c06f47db826e3860c55a45a0.htm
[16]南昌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概況
https://sem.ncu.edu.cn/xygk/xygk.htm
[17]揭陽職業技術學院《2022年專業設置與區域重點產業匹配度分析報告》
https://cxqx.jyc.edu.cn/__local/E/37/8C/93AEF6C769A6724057327A6C9E4_8F2BF76F_3DAA1.pdf
[18]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職校專業設置及規模與區域產業發展如何做到精準匹配?
https://www.nchvc.edu.cn/ggwhb/info/1009/6843.htm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軟科,作者:發現優質高等教育
支持一下 ??修改